德城羊腸子又名清血腸,德城的老百姓把它稱為羊腸子。羊腸子實(shí)際上是由羊腸皮灌入羊血、淀粉、香料,然后在加料的老湯里煮熟。羊腸子入口爽而不膩,異香誘人,無腥膻的氣味。它的湯更有一種獨(dú)特的清香味。很多老德城喜歡吃羊腸子,認(rèn)為它性熱,有祛除哮喘和胃寒的作用。聽老人們講,羊腸子是滿族人發(fā)明的。清朝建立后,很多滿族人遷到了德州。德城城北住著一滿族大戶,主人被后世的老百姓叫作吳三麻子,據(jù)傳羊腸子最早就是他們家私家享用的美食。辛亥革命后,吳三麻子家道中落,成為貧民。為了維持生計,他只好擔(dān)起挑擔(dān),去街頭賣羊腸子。為了保持壟斷,他一直沒有把羊腸子的制作方法傳給外人。但不知通過什么渠道,以前在他家扛活幫忙的一個長工學(xué)會了羊腸子的制作技巧,吳三麻子死后,這個長工便把羊腸子的制作方法傳了下來,也給德城人留下了一種寶貴的美食財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