陜西省佳縣白云觀位于縣城南 5公里的黃河之濱,白云山上。這座道觀始建于宋代,主建于明清。明萬歷三十三年(1605年),由白云山著名道士李玉鳳真人,榆林總兵張臣,佳縣籍縣丞牛登第共同組織修建。
明萬歷四十六年(1618年),神宗帝朱鈞給白云山道觀親頒圣旨一道,并賜制《道藏》4726卷,從此當?shù)毓倜裥攀看笈d土木,營造道觀,后經(jīng)歷代不斷修葺補建,形成規(guī)模宏大,鱗次櫛比,古樸典雅,神秘幽靜的廟群,是西北地區(qū)明代以來最大的古建筑群和道教圣地。
白云觀屬全真道龍門派,明萬歷三十六年,北京白云觀道士王真壽、張真義、景真云等來白云山白云觀闡教,弘清靜無為之道德,修明心見性之全真,迄今已歷十七代,三百九十余年。
其間風云變幻,世事滄桑,白云山道教活動時盛時衰,最盛時道觀共有道士八十余人!拔母铩逼陂g,白云觀也遭破壞,道教活動被迫停止。改革開放后,一九八二年成立了白云山道教管理小組,道教活動得以恢復,觀內(nèi)現(xiàn)有道士數(shù)十名,有兩位道長在北京白云觀受戒,F(xiàn)在,白云觀共有廟宇54座,占地200余畝,存有各代壁畫1300余幅,碑碣160余通,匾額99塊,供奉以真武大帝為主神的道、佛,釋諸神多300位。
幾百年來,白云觀一直是秦、晉、蒙、寧、甘等省區(qū)漢、蒙、回等各族人民物資、文化交流中心及道教活動的重要場所,每年朝山拜圣、旅游觀光者達數(shù)百萬人次。每年農(nóng)歷正月、三月三、四月八、九月九為傳統(tǒng)的古文化廟會,會期人潮似海,商賈云集,香火尤盛。
近年來,隨著國家宗教信仰政策的不斷落實,去白云山白云觀的香客、游客與日俱增,傳統(tǒng)道教文化日益弘揚,宗教旅游十分活躍,古觀名勝更放民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