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子油,在耒陽俗稱茶油(Tea-seedoil),也叫茶籽油。為湖南耒陽市特產(chǎn)之一,西方人稱之為“東方的橄欖油”。是中國最古老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,其栽培歷史已有2300多年。椐清光緒三十二年(1906)《耒陽縣鄉(xiāng)土志》載:茶油在本境銷售每歲約4000余擔,陸運出境在連州、郴州、坪石等處銷行每歲約3000余擔,水運出境在衡州、湘潭、長沙、主要來源于長沙、湘潭等地。輸入最多的年份是民國31年(1942)。1949年10月開始,在金錢山和李氏宗祠修繕58廒,容量218.5萬公斤。1951年土地改革時,沒收地主房產(chǎn),在下莊設(shè)有26廒,容量71.5公斤。次年底,全縣共有倉庫58處,158幢,647主廒,總?cè)萘?/SPAN>2285萬公斤。其中大多數(shù)是民房。1953年,縣糧食局成立倉庫基建委員會,著手興建、擴建和改建倉庫。但油脂儲存仍使用大木桶和陶器。1954年,庫在灶市建造一個鋼板和購置鐵油罐,儲存油脂。1958后“大躍進”時,曾用瓷磚油漆建造一批油池,后因滲漏全部拆毀,旋即在茶油主產(chǎn)區(qū)東湖、公平、仁義、哲橋等地建造鋼板油池11座、鐵油罐4只,總?cè)萘?/SPAN>163萬公斤,以滿足儲油需要。庫點臨時儲油供應(yīng)則用白鐵皮桶存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