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順縣位于貴州省中部地處東經(jīng)106度13分6秒至106度38分48秒北緯25度38分48秒至26度17分30秒,北同貴陽接壤(87公里),西與安順(86公里),紫云毗鄰,南接羅甸,東連惠水。全縣總面積1554,6平方公里,東西寬43,2公里,南北長71,04公里。
長順縣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縣,境內(nèi)有漢,布依,苗等20個民族,現(xiàn)有人口25萬多,地質(zhì)構造和地層結構都較為復雜,山脈屬苗嶺山系,苗嶺分水嶺橫亙縣的北部,地勢呈北高南低,地貌類型北部為丘原區(qū),西部為丘陵區(qū),中南部為巖溶中低山,東部為峰叢谷地,河流分屬長江,珠江兩大水系。
遠古時期,長順開始有人類活動,東漢,蜀漢時期,長順為牂牁郡夜郎縣治地,晉,宋,齊,梁,陳,為夜郎郡廣談,談指二縣間地,隋為牂牁郡西邊下段地,唐為羈縻鄉(xiāng)州,今州地。宋依唐舊,但領于紹慶府,元至元二十六年(1289)八月,以金竹寨(今廣順鎮(zhèn))置金竹府,為長順建制之始。金竹府轄11個州,3個縣及16個長官司,隸順元路。明洪武五年(1372)三月,改金竹府為金筑長官司。洪武八年,升金筑長官司為金筑安撫司,隸貴州衛(wèi),洪武十九年,改隸廣西布政司,洪武二十七年,隸四川布政司。正統(tǒng)三年(1433)隸貴州布政司,成化十二年(1476)屬程番府,隆慶三年(1569)屬貴陽府,萬歷四十年(1612)三月金筑安撫司土舍金大章奏請朝廷改土歸流,朝廷準奏,設官建治,欽定改金筑安撫司置廣順州,屬貴陽軍民府,并授金大章土知州世襲,不許管事。清雍正五年(1727)三月,置長寨廳。光緒七年(1881)三月,長寨廳同知移駐羅斛(今羅甸),改長寨廳為廣順州長寨州判。民國二年(1913)年9月,順州為廣順縣,改長寨州判為長寨縣,屬黔中道。民國9年廢黔中道,直屬于省。民國26年,屬第一行政督察區(qū)。民國30年(1941)10月,廣順縣與長寨縣合并為長順縣。1949年12月21日,長順縣解放。解放初期,長順縣隸屬貴陽專區(qū)。1952年改屬貴定專區(qū),爾后又改屬于安順專區(qū)。1956年4月,劃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,并延續(xù)至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