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招網(wǎng)訊:隴西威遠樓始建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(公元1023年),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,座落于縣城中心,以雄偉的氣勢,悠久的歷史,精巧的造型而聞名于世。整個基座均由古磚砌成,三層木樓四面均為飛檐,似箭凌空,如燕展翅;歇山式層頂,若虎伏崗,雄偉壯觀。北宋仁宗天圣元年(公元1023年),新筑古渭塞于城東一里,東北坊建一譙樓,取名“威遠樓”,蓋為威震遠方之意。元世祖中統(tǒng)二年(公元1261年)擴建城垣時,將威遠樓移建城中。元順帝正至元年(公元1341年),設置銅壺滴漏、更鼓于其上。明太祖洪武元年(1368年)重建,取名“雄鎮(zhèn)樓”。清道光十六年(1836年),移置北宋所鑄銅鐘于樓上,無事報時,有事報警,所以又名“鐘鼓樓”,F(xiàn)在的威遠樓為磚基三層木樓。座基高11米、長27米、寬17米。樓高15米,通高26米。每層樓有24柱,三層樓都是四面飛檐,檐下共設斗拱102朵。屋頂為歇山頂,結構精巧,造型雄偉,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高度智慧與創(chuàng)造才能之結晶。1958年以來,隴西縣政府組織人力多次維修,雕梁畫棟,丹青彩繪,煥然一新,為隴西一雄偉建筑。逢年過節(jié),游客可登樓遠眺,鳥瞰縣城全貌。威遠樓為省級保護文物。